中国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我国一些以传统节日为题材的烟标体现了对欢乐祥和、国泰民安的美好向往,透过这些烟标,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本期的“烟草文化”特集纳了部分传统节日烟标及其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新春愉快”贺新年
江苏淮阴卷烟厂出品的“新春愉快”烟标
江苏淮阴卷烟厂出品的“新春愉快”烟标,虽只是红底金字没有任何图案,却是平淡中见生动,简洁里含喜庆。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叫“元日”、“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我们极富幻想的祖先,认为春节是百神下界赐福的好日子,于是,每年从腊月初八的“腊日”起就开始杀猪宰羊,进行有关祭先祖、扫尘除垢、“守岁”等活动,其虔诚之心殷殷可鉴。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春节的活动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贴春联、贴年画、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春节那天,人们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相传,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称它为“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电话拜年和网络拜年等。
“七夕”牛郎织女会
吉林四平卷烟厂出品的“七夕”烟标
吉林四平卷烟厂出品的“七夕”烟标上,一群喜鹊展翅飞翔在蓝天白云之间,让人不禁联想到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似乎这些喜鹊要去为牛郎、织女搭天桥于银河之上。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在人们的传说中,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是一个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大致是说苦孩子牛郎幸运地和一个名叫织女的仙女结婚生子,王母娘娘知道后把织女带回天庭,拆散了他们的美好婚姻。牛郎追上天庭,却被王母娘娘的天河隔断了去路。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日久,王母娘娘也被他们之间真挚的爱情所感动,准许他们在每年的七月初七相会一次。后来,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上面为牛郎、织女搭鹊桥,以便他们相会。夜深人静之时,葡萄架下的人们还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的脉脉情话。
《荆楚梦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于庭中以乞巧。”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在这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故又称为乞巧节。乞巧的内容主要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小物品赛巧、摆上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现在,七夕节有各种不同的风俗盛行于民间,如山东鄄城、曹县等地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七个未婚的姑娘集面集菜包水饺,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开始以后,她们就聚在一起吃水饺,据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歌舞传情“三月三”
广西富川卷烟厂出品的“三月三”烟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卷烟厂出品的“三月三”烟标上,一支红绸飘动的芦笙、一位年轻秀丽的少女、一个令人迷醉的笑靥,组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图画。
农历三月初三是很多民族的传统节日。侗族,多于三月三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布依族,多于三月三杀猪祭神,吃黄糯米饭;瑶族,以三月三为集体渔猎的节日,共享收获的欢乐;畲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黎族,以三月三为纪念先祖、喜庆新生、追求爱情的传统佳节……
农历三月初三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传统歌节,又称歌圩节,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进行,以歌择偶是其主要内容;夜歌圩在村子里,主要唱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每到这一天,小伙子和姑娘们都要穿上节日盛装,男携礼物,女揣绣球,成群结队前往草青花红的歌坡。有的抬着刘三姐像绕行歌圩一周才开始对歌,那些情投意合的多情男女,以山歌为缔结姻缘的良媒,用歌声抒情写意;有的由姑娘们搭起五彩绣棚,待小伙子到来,边对歌边审度对方的人品、才华;有的是男女对列,姑娘向意中人抛出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还女方。有些歌圩还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愿意和他做朋友,就露出半个蛋让他碰,不愿意就把彩蛋整个握住。
关于“三月三”歌节的由来,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歌仙”刘三姐的传说。据传刘三姐为唐代壮族农家女,年幼聪颖过人,十二岁能通经传,指物索歌,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故有“歌仙”之誉。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但短则一日,长则三五天,最后都羞赧而退。但是刘三姐的才华遭到流氓恶霸的嫉恨,于三月初三被害死在柳州。传说她死后骑鲤鱼上天成了仙,后来还经常下凡传歌,伸张正义,帮助有情人缔结良缘。后人为了纪念刘三姐,就在她遇难的那天集结在歌坡上唱歌对歌,唱了三天三夜,歌圩由此而形成,后来通过世代流传形成了今天著名的“三月三”歌节。
“55”龙舟竞渡
湖北宜昌卷烟厂出品的“55”烟标
湖北宜昌卷烟厂出品的“55”烟标,以龙舟竞渡的场景为底纹,牌名在一个类似奖章的图案中心,这同英国“555”牌卷烟烟标的设计风格相似。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天又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的日子,故六朝以来,人们便把这个节日和纪念屈原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屈原,名平,战国时期楚国人,政治上主张任用贤能、联齐抗秦,颇受楚怀王的信任,委以三闾大夫要职,后因亲秦派挑拨离间而遭致冷落。后来,屈原被放逐,从此过着长期流浪的生活。但他并不因此而放弃其政治主张和伟大理想,写出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当秦军攻破楚都的消息传出后,他心如刀割,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这一天正是五月初五。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一位老医师还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水兽,以免它们伤害屈大夫,于是百姓纷纷效仿。沿江百姓不忍屈原尸体被蛟龙所吞食,便造龙舟争相竞捞,并鸣锣擂鼓驱赶蛟龙,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一举动便逐渐演化成为今天的赛龙舟。南朝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录:“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后来,人们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便用楝树叶包起饭团并用彩丝缠绕,后来便发展成今天的粽子。因此,现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喝雄黄酒、龙舟竞渡、吃粽子的习俗。
“清明”烟标忆子推
山东益都卷烟厂出品的“清明”烟标
山东益都卷烟厂出品的“清明”烟标,从牌名到图案均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太子重耳受骊姬所害而遭贬,被当时的贤士介子推保驾逃了出来,途中重耳被围,数日无粮,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燃火煮食,给重耳充饥。重耳因此立下誓言,将来登基后,一定给介子推高官厚禄。重耳执政后即为晋文公,他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恰好不愿为官,便背上母亲躲进山西绵山。晋文公知道后懊悔不已,派人追至绵山,但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介子推,最后下令烧山,以为大火起时他就会自己走出来。然而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出现,等火熄灭了,人们才发现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已被烧死在一棵烧焦了的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的这一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江南地区清明吃青团子、焐熟藕等习俗就是古代寒食禁火习俗的遗存。次年,寒食节后的第一天,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行至坟前,只见那棵曾被烧焦的柳树已经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柳树就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祭扫后便把复活的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草原盛会“那达慕”
内蒙古呼和浩特卷烟厂出品的“那达慕”烟标
内蒙古呼和浩特卷烟厂出品的“那达慕”烟标,正版图案上的摔跤手踏着舞步出场,他胸肌隆起、胳膊粗壮,显得十分威武;副版上有一个很小的赛马场景,整个烟标呈现出一派节日气氛。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起源于13世纪末14世纪初,蒙古语意为“娱乐”、“游戏”,源于一年一度的祭敖包活动(编者注:祭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敖包”在蒙古语中是“石堆”或“鼓包”的意思),后来逐渐演变为欢庆丰收和畜牧兴旺的节日盛会,每年多在夏秋季节由一旗或数旗联合举行。此外,在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日子也专门举行以示庆祝。
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那达慕大会要进行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俗称蒙古族男子三项技能。哪里有那达慕,那里就有欢腾的牧人。草原的盛夏初秋,各地以盟、旗、苏木为单位举行那达慕大会,牧民们身穿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草原一片欢腾,马叫声、喝彩声打破了草原的宁静,得胜者分等级给予奖赏和称号。随着社会的发展,那达慕的比赛形式和内容有了丰富和发展,除传统的三项比赛外,又增加了球类比赛、文艺演出、物资交流、表彰劳模等。
蒙古族的摔跤服很有讲究。从解放初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库伦庙里保存的样品看,上衣和裤子均是用毡子做的,又肥又大,便于抓握。现在的蒙古式摔跤服在裤子外面还套一条有动物或花卉图案的灯笼裤,上衣短而无袖,用牛皮制作,并且缀满闪亮的银钉,背心处有“吉祥”二字,蒙古语称这样的上衣为“卓铎格”。摔跤手足登马靴,脖子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项圈,蒙古语称之为“津格”。津格越旧,说明选手参加那达慕大会的次数越多。
“千秋”时节庆寿忙
安徽滁州卷烟厂出品的“千秋”烟标
安徽滁州卷烟厂出品的“千秋”烟标,副图上印有介绍千秋节的说明文字:“公元七二九年八月初五,唐玄宗李隆基寿辰,天下共贺,百僚表请以每年八月初五为千秋节。七四八年改千秋节为天长节,故先置千秋县,后易名天长县,今为天长市。”此后,每逢八月初五全国各地庆寿成风。烟标上方,在类似盾牌的图案中写有“天长地久”四字,这四个字还包含着一段故事:在清代道光年间的一次殿试中,原拟定的一甲第一名为江苏省高邮县的史求。道光皇帝看到此名后认为该名的谐音不吉利,状元怎能是“死囚”呢,于是重新翻阅试卷。当他看到原定的第九名为安徽省天长县的戴兰芳时,龙颜大悦,心想此人是天长籍,恰好考了第九(地久),名字又叫兰芳,正为“天长地久,代代兰芳”之意,真乃大吉大利,便御笔一挥,将年过四十、考了七次殿试的戴兰芳点为状元,一时成为天长县的佳话。
唐玄宗时期,每年的千秋节(即农历八月初五)皇宫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庆贺宴会和乐舞表演,场面宏伟。尤其是在兴庆宫勤政楼下表演的马舞,舞马随着《倾杯乐》乐曲的旋律节拍起舞,昂首扬尾,纵横往来,作各种舞姿,真是妙不可言。除群马共舞外,还有单匹独演:有时安设3层板床,驭手乘马而上,在上面旋转如飞;有时由一大力士举一榻,让马舞于榻上。唐代张说的《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中这样描述舞马:“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髤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
千秋节在唐代极为盛行,现在已极少有人过此节了。
月到“中秋”分外明
广西富川卷烟厂出品的“中秋”烟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卷烟厂出品的“中秋”烟标,以蓝色为底色,代表了夜幕;主副图图案均为一轮金黄色的圆月,圆月下面是一只正在夜幕中奔驰的玉兔。圆月的左边写有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月到中秋分外明”,表达了游子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所谓中秋,指秋季的正中。秋季指农历的七、八、九三个月,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而十五日又是该月中间的一天,因而称之为中秋。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晋时也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唐代时人们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结合起来后,中秋节才充满了浪漫的神话色彩。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清代宫廷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芋头、花生、萝卜、鲜藕等,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代宫廷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除汉族外,我国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过中秋节,但节俗各异。壮族习惯于在河中的竹排房上用米饼拜月,少女在水面放花灯,以测一生的幸福,并演唱优美的《请月姑》民歌。朝鲜族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先请老人上架探月,然后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傣族对空鸣放火枪,然后围坐饮酒,品尝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和干黄鳝,谈笑望月。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大家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入夜后便聚集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进行盛大的调声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