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是指民间歌谣(随口唱出,没有音乐伴奏的韵语),多与时政有关。它来自生活,是劳动人民心声的表白和宣泄。
民谣与烟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民谣反映了各地千差万别的吸烟习俗,有的民谣则真实地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烟民的消费水平,有的民谣通过烟草这一载体,抨击社会不良现象,读后令人耳目一新,颇受启迪。
姑娘叼着旱烟袋(流传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这是云南“云南十八怪”中的一怪。这里的旱烟袋指的是装着嚼烟的旱烟袋。云南省的阿昌、景颇、德昂、僳僳、布艺、傣、哈尼、佤、拉祜等民族有嚼烟的习惯。每逢聚会、串门和聊天,男女皆互敬嚼烟,表示友好和尊敬。他们将少许烟丝掺入微量的熟石灰、橘子、槟榔、芦子(一种藤生植物)、撒荠(一种黑色胶状物质)放进嘴里,嚼的津津有味,像含着一颗香甜可口的果核,有一种甜甜的滋味,直到满口充满红色的混合液时,再连渣一起吐出。据说嚼烟有消炎止痛的功效,对牙齿和口腔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竹筒当做水烟袋(流传于云南省)。
这是云南“云南十八怪”中的又一怪。流传于云南各地的水烟袋,长约80厘米,直径约10厘米,用大竹筒或金属材料做成。筒内装清水,底部约25厘米处挖一小孔,斜插一小竹管,并以铜片镶口,是用来装烟丝的锅。燃吸时,需用下颚和半边腮帮将筒上口封住,用力吸气,使筒内产生负压,烟气经水中进入筒内,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后,才算吸食。
伸手要烟不羞耻,伸手要酒不羞耻,伸手要饭才羞耻(流传于四川省凉山州的彝族)。
彝族人不但好酒,而且嗜好吸烟。在彝族,男女老幼皆嗜好吸烟,素有“烟是子孙烟”的说法,因而,彝族五、六岁的孩子吸烟,被认为是“子孙不断”、“传宗接代”的标志。
住在老林旁边,吸的兰花烟,吃的洋芋果,烤的疙瘩火。
喝的罐罐茶,煮着鼎罐饭,吸的转转烟,快活似神仙。
这是两幅民俗图,展示了陕西省陕南山区群众的生活情趣。兰花烟又名茄叶烟,烟叶呈椭圆形,肥厚油重,与茄叶相似,花成兰色而得名。陕南山民冬天围着火喝茶抽烟被认作是一件很快活的事情。
省“前门”,县“红金”,区乡干部吸“人参”,小学教师不顶啥,手里拿的“人骑马”(指“勇士”牌香烟),庄稼汉,不挣薪,拿个锤锤砸烟筋(指旱烟袋。流传于50年代。摘自《临潼县志》)。
乡长拿的“黄金叶”,老百姓卷的“喇叭筒”(50年代流传于陕西延安各地)。
当官要当管官的官,吸烟要吸“上青天”(指上海、青岛、天津三地生产的香烟。50年代流传于陕西洛川县)。
干部吸的“白金龙”,群众吸的“喇叭筒”(50年代流传于湖南省古文县)。
50年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较为困难,市场货源奇缺,因而,不同人群的消费水平千差万别。“喇叭筒”是用废书报纸裁成8厘米左右长、4厘米左右宽的纸片,将旱烟丝或旱烟竿砸成碎末置于纸片上,卷成一头大、一头小的卷筒,口含小头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