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deviceWidth = parseInt(window.screen.width); if(deviceWidth<640){ var width = 360; }else{ var width = 640; } var deviceScale = deviceWidth/width; console.log('~~dpr:'+window.devicePixelRatio+'/width:'+window.screen.width+'/scale:'+deviceScale); MIP.setData({ myviewport:'width='+width+',initial-scale=' + deviceScale + ', min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max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user-scalable=no' });

烟草原是药笼物

[ 知识百科 ] 2013-08-05 来源: 烟草在线 作者: 未知
    烟草在明代万历年间从菲律宾进入我国时,只是一种药笼之物,张景岳在他的《景岳全书》中根据烟草避瘴气、逐寒毒的功效,最后竟得出了“人多喜服而未见其损者”的结论。正是张景岳没有发现烟草对人体的危害,让烟草逐渐演变成一种自“公卿士大夫下逮舆隶妇女,无不嗜烟草”,以致到了难以控制难以戒掉的地步。
    1718年,清康熙皇帝不但自己戒了烟,还下令军民官吏都要戒烟。其实早在明代,崇祯皇帝就曾颁布过戒烟令,规定“吃烟者死”。世界上许多国家那个时候也都颁布过戒烟令,土耳其把吸烟者当众烧死,俄罗斯把吸烟者割掉鼻子等。虽然法律这么严厉,但吸烟者并没有从此绝迹。可见烟的瘾对人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了。
    其实,张景岳也不是故意隐瞒了烟草的危害程度,鉴于当时的科学局限和时间局限,张景岳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很难发现烟草的危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分老幼,朝夕不能间”的吸烟风潮,引起了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重视,从而萌生了有史以来最早的戒烟意识。
    清人陈昊子于康熙27年,也就是1688年写了《花镜》一书,书中明确指出烟草“久服肺焦,非患膈即吐红。抑且有病,投药不效,总宜少用”。清初医药学家张璐在刊于1695年的药书《本经逢原》中,在谈及烟草时曾说:“闽人吸以祛瘴,北方借以避寒,今则遍及寰宇。岂知毒草之气,熏灼脏腑,游行经路,能无壮火散气之虑乎?”医学家吴澄在他的《不居集》中也说“无病之人频频熏灼,津涸液枯,暗损天年”,而有病的“虚损之人”,就更不用说了,“最宜戒此”。这也应了那句老话:“是药三分毒”,烟草作为一种药,是不应该多吸食的,多吸食除了引起肺、支气管等器官病变外,还会导致“喉风咽痛、嗽血、失音之症”。
    古人知道了烟草这么多危害,也曾想方设法予以解毒。《景岳全书》说用白糖解醉、《药性考》说煎胡黄连和茶服能解毒、《医奥》说用黑砂糖和井水服之能解烟毒,还有人们常常在影视作品里看到的用鼻子吸食的鼻烟等,目的都是想让烟草的毒性减少到最低限度。
    烟草的毒性不可低估。科学实验证明,烟草在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有3000多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其中的尼古丁、烟焦油以及一氧化碳等,都可以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导致人们心血管病、呼吸道疾病已经肿瘤等疾病的发生。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