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位于世界上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地震带之间,是全球大陆地区中主要的地震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部分火柴生产厂家充分利用火花这方平台,直观、简明地向人们传播了防震减灾知识。
较早印有防震知识的火花是上世纪70年代福建福州火柴厂出品的“地震前兆”套花。这套于1970年1月5日云南省通海县发生7.7级大地震之后面世的火花共14枚,涵盖了“老鼠闯逃”(图①)、“兔儿蹦跳”(图②)、“家猪跳栏”、“狗儿狂吠”(图③)、“牛不进栏”(图④)、“马不进棚”、“鸭不下水”、“鱼跳水面”、“鸡飞上树”、“井水异常”等内容。
1983年,福建福州火柴厂再次出品了“防震”宣传火花,全套15枚(其中6枚见图⑤)。该套花以宣传画的形式组成了一部“逃生指南”,如“地震时关闭电闸小心触电”、“地震时扶老携幼安全疏散”、“地震时避免通过悬崖峭壁”等。
辽宁建平火柴厂于1988年出品的“地震前兆”知识套花,则进一步形象宣传了防震减灾知识。这套设计新颖独特的火花共6枚,其主花采用漫画的形式,向人们展现了地震将要来临时马、猪、鸡、蛇等动物的异常反应,副花则配以相关的宣传文字。例如,“地震将临猪惊闹”一枚的宣传文字为:“肥头胖耳一身膘,胡吃闷睡极逍遥。一年成长二百斤,每逢佳节它畅销。地震之前它乱闹,拱开圈门满街跑。”
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营口一带发生7.3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因被成功预报,被称为20世纪一大“科技奇迹”。同年,辽宁营口火柴厂出品了“防震”套花。其中1枚(图⑥)的主花印有带有震波的地球以及“抗震”、“75.2.4”的字样,副花描绘有在开裂的地面上,厂房、烟囱依旧林立、汽车正常行驶的画面。
另外,与防震有关的火花还有上海火柴厂1981年出品的“防震”套花(其中3枚见图⑦)。该套花分别通过“临震沉着不乱跑,组织疏散秩序好”以及东汉科学家张衡和他制成的检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等10幅画面,图文并茂地向人们介绍了我国的地震工作方针以及其他与防震有关的知识。
①福建福州火柴厂出品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地震前兆”套花之“老鼠闯逃”。
②福建福州火柴厂出品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地震前兆”套花之“兔儿蹦跳”。
③福建福州火柴厂出品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地震前兆”套花之“狗儿狂吠”。
④福建福州火柴厂出品于上世纪70年代的“地震前兆”套花之“牛不进栏”。
⑤1983年福建福州火柴厂出品的“防震”套花中的6枚。
⑥1975年辽宁营口火柴厂出品的“防震”套花中的1枚。
⑦1981年上海火柴厂出品的“防震”套花中的3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