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在清朝初期传入中国,并在游牧的蒙古民族中流行起来。蒙古人相信鼻烟可以防病和祛除顽疾,上等的鼻烟壶则能为主人带来好运。在蒙古族如有客来,从长者开始,年少者依次与客人递换鼻烟壶。年少者需欠身双手递上鼻烟壶,同时接过长者的鼻烟壶,取出少量吸闻后,再双手返还并拿回自己的鼻烟壶。在吸闻鼻烟时,大家互致问候和敬意。当客人与主人谈论悲伤的事情时,互换鼻烟壶时则不打开鼻烟壶盖,用大拇指扶着鼻烟壶盖递出,以示客套。蒙古人视烟壶为高贵之物,忌讳把鼻烟壶放到地上或者踩踏。
蒙古族的瓷鼻烟壶有着独特的装饰手法,虽然这些烟壶也是景德镇的制品,但造型、纹饰、题材都与“京壶”有明显的区别,总结起来共有六类特征:
壶形粗壮如炮竹,脖颈T纹绕一周。冰梅多饰于肩部,戏曲故事题材广。周身通景细繁缛,底足款识落花押。
蒙古鼻烟壶
由于蒙古壶的形状多为筒形,故此又称“炮竹壶”。蒙古壶的颈部以正“T”字纹连接装饰,肩部的“冰梅纹”也是常用的传统装饰手法,壶身通景绘画密不透风,题材有历史典故,汉族戏曲或是刀马人物。制作精细的蒙古壶多为嘉庆时期的作品,专属王爷和官吏使用,等级分明,而“粗路份”的蒙壶则是平民百姓的专利。清中期(嘉、道时期)的蒙古壶常有磨口或是磨足的迹象,这实际是与蒙古人的一个小动作有关,他们闲来无事,经常拿烟壶在桌上磨来磨去,而且壶盖又多镶铜,所以容易把口沿的釉磨掉,这也是蒙古族风俗的一种特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