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我国长江流域水源充足的地区出现了翻车,也叫龙骨车,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种植效率。再加上当时官府全力推广铁制农具,从平整土地、播种、锄草、灌溉、收获、脱粒,到农产品加工,各类专用农具达30多种。所以,当时一年两熟的水稻育秧技术已十分成熟,并得到普遍推广。
1905年英美烟公司出品的《割稻》烟画
尹夏清在所著的《隋唐----帝国新秩序》一书中写道:“农田水利与稻谷的生产关系至密。中唐以前,仅江浙地区水利工程计一百四十九处以上;中唐以后,激增至九百五十五处以上。”无疑,隋唐时期,水稻栽培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水稻的品种也呈现出多样化。到了明代,吴江一带水稻品种超过100多个,明中期平均粮食亩产达到了173公斤,这一产量一直延续到清末。
上世纪30年代,我国独有的小站稻、南苑稻,无论是在品质上还是在亩产量上,都称得上是世界级水准。种稻,从耕田育秧开始,一直到稻熟收割、脱粒、入仓,对于农民来说,不知要付出多少汗水。下图为英美烟公司于1905年出品的《割稻》烟画,生动地刻画了农人在炎炎烈日下挥汗割稻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