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域辽阔,南北生活习俗和日常用品差别较大,这些也体现在吸烟用的旱烟袋上。
乌木长杆旱烟袋
最讲究的旱烟袋莫过于白铜锅、乌木杆、翡翠嘴,此为旱烟袋中的上品。北方老太太用的烟袋花银嘴五寸,乌木杆长至八尺,抽烟时,盘腿打坐炕头,由儿媳或晚辈点火,悠然一副长者相。旧时北方教书先生用的细杆旱烟袋,长八尺有余,兼作“戒尺”,以示严谨治学。古代人出行多是步行或骑马,长杆烟袋不仅可以拨草探路、惊蛇驱兽,还可作为武器防身。
“京八寸”短杆旱烟袋
短杆旱烟袋通常由金属整体铸成或金属锅、嘴与竹木杆组合而成。典型的短杆旱烟袋要数北京的“京八寸”,可以插在衣襟里,也可插在靴子里,携带方便,尤其适合户外活动时使用。走路或做活儿时顺手掏出小烟袋,吧嗒吧嗒吸上两口,很是惬意。
潮州旱烟袋
据清代《青烟录》记载:广东有潮烟者,土人以连根竹凿小孔吸食之,每吸不过一二口,亦有力也。潮州旱烟袋因产自广东潮州而得名,它是用竹根做的,在一头挖一个窟窿,嵌一小铜胎以装烟,不另外安锅。每次只吸一二口,劲头大,香气浓郁。
土家族的马棒旱烟袋
马棒旱烟袋是土家族人自制的旱烟袋,多用毛荆竹作为烟杆,取用竹节时按“生、劳、病、曲、苦”五字顺序数取,分别有不同的含义。制作时一头装上直角形的铜制烟袋锅,另一头装直管形的铜质烟筒嘴(也有银制、玉石或骨制的),总长约一米有余。这种粗长的烟袋既可用来作拐杖和打狗棍,必要时又可扛在肩上作临时小扁担用,深受吸旱烟的长者喜爱。一根精美的马棒烟杆常被视为土家族人的传家宝。
“一口香”旱烟袋
山西、内蒙、豫西北等地有用竹根、蒿子杆、羊腿骨等材料做成的小旱烟袋,一次只装很少的一撮烟,抽一口就把烟灰吹掉,叫做“一口香”。这种旱烟袋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以羊腿骨制作的比较高档。因每装一次只能吸一口,需不停地点火,在抽烟时需要点燃纸媒儿或一盏油灯。
泰国旱烟袋
旱烟袋自我国传入东南亚后,在泰国流传的时间较长。泰国的旱烟袋制造业曾一度相当发达,主要有整体铸造、银铁卷焊和陶瓷烧制等工艺,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在烟锅的造型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多以神话和现实中各种动物为主,如麒麟、大象、孔雀、马和牛等,或夸张或写实,极大地增强了旱烟袋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