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由玉石、象牙、水晶、玛瑙、翡翠、琥珀和陶瓷等材料制成,其样式有佛手形、梨形、茄形、桃形等,小巧玲珑、古雅美观,被人们视为珍贵之物。在蒙古,敬鼻烟壶曾一度成为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有客来,从长者开始,依次与客人互敬鼻烟壶。一般情况下,接过对方的鼻烟壶后,打开壶盖,取出少量鼻烟,轻轻地闻一闻,盖好再把鼻烟壶归还原主。
清代玛瑙鼻烟壶
敬鼻烟壶作为一种尊贵的民族礼节是有其讲究的。若其中一人是长者,则须请长者就坐,晚辈就地站立与长者互敬鼻烟壶,晚辈不嗅,待长者嗅过以后,晚辈把鼻烟壶微微举过头顶,双手恭敬地捧还长者;同辈女性之间互敬鼻烟壶,一般不嗅,只躬身施礼轻轻地用壶体在自己的前额碰一下,然后归还原主;如果是非常敬重的长者来临,则须将自己的鼻烟壶盖打开一半,双手捧献。此外,蒙古人平时还把鼻烟壶作为一件随身的饰物携带,用一个绣有各种精美图案的小袋将鼻烟壶装起来,与艳丽的蒙古袍相呼应,粗犷之中带着灵巧之气。
鼻烟壶作为蒙古族见面时相互问候的工具是从清朝初年开始的。当时,清朝廷曾赐予鼻烟壶“富禄之玉桶”的美称。那时,朋友见面,第 一件事就是互敬鼻烟壶以示礼仪。此俗在许多地区于民国以后逐渐消失,但仍盛行于蒙古地区。蒙古牧民无论贫富、男女,平日都以一个精美绣花小口袋装上鼻烟壶悬于左胁下,在会客时,彼此取出互敬。现在,这一习俗除在蒙古民间喜庆之日使用外已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