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灵芸的故事在正史里没有记载,但《拾遗记》、《太平广记》中多有描述。
薛灵芸是三国时期的常山人,家中十分贫穷,她从小与家人一起纺纱,从早到晚从无间歇。薛灵芸长到十七岁时,不仅练得一手绝妙的女红,而且人也长得俊美绝世,闾中少年无不倾心思慕。
咸熙元年,魏文帝曹丕下旨,要选良家女子充实六宫。常山郡守谷习以千金聘去灵芸,呈献给魏文帝。文帝早知灵芸美若天仙,就用十辆宫中最华美的车銮去迎接她。这些车子前后缀满宝石、银铃,行进之时,清脆悦耳的声音响彻郊野。车銮所过之处,前后膏烛齐明,久久不熄,远处望去,如同流星坠地一般。时人有歌云:“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
文帝得意地说:“古人有‘朝为行云,暮为行雨’之说,而今是非云非雨,非朝非暮啦!”遂改称薛灵芸的名字为“夜来”。后世“夜来香”的花名就是由此而来。
薛灵芸入宫后深受皇帝宠爱,但她从不放弃女红,在宫中仍然飞针走线。她甚至能在夜里不用灯烛,仍然针黹刺绣,宫中的妃嫔都尊称她为“针神”。文帝喜爱她的缝纫,声称凡不是“针神”绣制的衣裳他绝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