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又被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初。相传,在古代皇宫中,每年阴历九月初九,人们都要佩带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如今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重阳节成为老人节,就与“寿”有关联了。“寿”字的写法不下数百种,常有书法家写有“百寿图”,篆刻家也有“百寿印”。1983年,天津火柴厂发行了“百寿图”火花,全套共100枚,另加外盒,即100+1,第一次将一百种“寿”字的写法搬上了小小的火柴盒。火花设计精美,图案背景颜色为象征喜庆的大红色,长寿翁左手托着大寿桃,右手持龙头杖,形象栩栩如生。“百寿”即寓意着“寿”字的一百种写法,也意味着长寿百岁的意思。每一张火花上,“寿”字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展现了中华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他火柴厂以“寿”为题材的火花也不在少数。
浙江泾县火柴厂曾出品过“寿”牌火花;苏州市火柴厂也出品“福、寿、平、安”一套五张火花;辽宁营口火柴厂也曾出品过“富、福、寿、喜”一套四张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