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deviceWidth = parseInt(window.screen.width); if(deviceWidth<640){ var width = 360; }else{ var width = 640; } var deviceScale = deviceWidth/width; console.log('~~dpr:'+window.devicePixelRatio+'/width:'+window.screen.width+'/scale:'+deviceScale); MIP.setData({ myviewport:'width='+width+',initial-scale=' + deviceScale + ', min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max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user-scalable=no' });

烟画:打鼓的

[ 知识百科 ] 2011-07-20 来源: 东方烟草报 作者: 未知

 有一首描写老北京打鼓的诗:鼓小声闻深巷中,破筐能把泰山笼,半文买下兰亭序,转眼卖与豆纸翁。这首诗言简意明,极为生动地说明了这一行当的经营方式、特征和特色。

日本村井兄弟商会社出品的烟画《打鼓的》

  打小鼓,是这一行的幌子。左手擎着一只方寸的单皮小鼓,右手用竹槌子啪啪一敲,人们就知道收旧货的来了。打鼓的挑着两只破筐,专门串胡同。他们什么东西都收,这两只破筐什么都装。这行人文化都很低,也不识货,就是收到了价值连城的东西,也当废品卖了。言外之意,这一行只有微薄小利,是一种不入流的生意。

  我曾亲眼见过一次他们的糊涂交易。上世纪60年代初,我还在上中学,一日同京剧名票阎仲裔先生走在西城武王侯胡同,见前边走来一个打鼓的,筐里挑着一大卷黑糊糊的纸片,有二尺多高。阎先生酷爱书法,老远就看出了是一摞拓片,忙迎上前去,客气地问:“掌柜的,您这摞废纸怎么卖?”打鼓的放下挑子说:“不瞒您,这摞废纸是从胡同口一位老太太那儿收的,十六斤,三分钱一斤,给了她五毛钱,合五斤棒子面。您称称,也别叫我白挑半天,您看着给。”阎先生假模假样地咬了咬牙说:“那我给一元吧!”“您真痛快,我给您挑家去!”就这么着,阎先生落了一份全套的《初拓三希堂法帖》,当时值人民币五百多元。

  清季,大学问家纪晓岚在《笔记》中把打鼓的分为两种:一种是打软鼓的,打的小鼓,直径有一寸余,声音大而低,肩担粗筐。如上所说,他们专收废铜烂铁、破衣烂衫、旧报纸、旧玻璃瓶等。第二种是打硬鼓的,所打之鼓,直径不到一寸,声音小而尖锐,肩担较细之竹筐,并蒙以蓝布,专收细软物品,如瓷器、家具、古玩、陈设等物。再细者则不肩担,只背一大布褡裢,专收金银首饰、珠宝玉器等物。他们的下家,可就不都是“豆纸翁”了。他们与古董商、字画铺、古玩店、首饰楼的掌柜的、伙计们多有来往,收到了值钱的好东西,便送上门去,请他们掌眼,卖个好价钱。传说,这种打鼓的,有人还专收大户人家中不肖子弟、下人、老妈子等偷出来的东西,不计较给价多少,急着出手,等于变相销赃。这么干,发了财的也不乏其人。民俗学者齐如山先生说,这一行看似单干户,但实有组织和行规。“如某人售物,与一打鼓人交易不成,则再来者给价必定小于前者,再来第三者,则价更小,盖彼等皆有约会,是其不正当之鬼蜮伎俩耳。”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