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为何收藏烟标,于顺说自己从小就特别感兴趣。于顺有一个中华烟的烟标,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陪伴他长大,追随他一路走南闯北,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这个从父亲那里要来的烟标就是于顺庞大收藏宝库中的第一件藏品,如今,他手中藏有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烟标多达8万余件。
藏之路
提起烟标,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很普通,但是对于烟标收藏者于顺来说,这些不起眼的小纸片却是令他爱不释手的宝物。
小小烟标“争夺市场”的产物
烟标和邮票、火花并称为世界三大平面收藏。提起它,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很普通,但是对于烟标收藏者于顺来说,这些不起眼的小纸片却是令他爱不释手的宝物。烟标是烟草的商标,俗称烟盒。据于顺介绍,为了抢夺市场,各大烟厂在烟草的包装上印制精美的图案进行推销,于是,各种千奇百怪、精美绝伦的烟标应运而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烟标除了促进销售,还曾经作为“宣传物”被广泛传播。于顺说:“过去传播方式非常单一,电视、电话等媒介都不发达,网络就更没有了,而烟卷本身具有广泛的流通性,使得烟标承载了部分传播功能。”于顺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热情空前高涨,连烟标也被这种热情“感染”了。当时,不少烟厂在烟标上印上了“红卫”、“战斗”等字眼,并印上了“工农兵”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烟标上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比如出现了很多以地方风土人情、名山大川为内容的烟标。
特色收藏内容丰富印制精美
经过多年的积累,于顺慢慢摸索出很多门道,通过查阅史料,他对中国烟草业的发展了如指掌。据于顺介绍,烟草传入我国有400多年的历史,烟标也诞生了将近100年。天津在清朝末年便有了卷烟厂,这也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卷烟厂。“比如这张协和烟厂的烟标,还有这张正昌烟厂的烟标,都是收藏价值极高的烟标!”于顺说这两家烟厂成立于清末,是天津最早的卷烟厂,其烟标由于年代久远、存世量较少,非常珍贵。
交谈时,于顺总是会不自觉地整理自己的宝贝,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于顺有一个专门的收藏室,各式各样的香烟包装、资料夹和相关书籍都井然有序地存放在里面。烟标藏品之丰富、图案之精美,令人抬眼望去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
提起收藏,于顺说自己近年来一直有个习惯:每抽一盒烟,就会存下最后的两根,将其中的烟丝抽出只留下烟纸,他说这是自己特殊的收藏方式。“收藏不一定要花很多钱,只要多留心,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都可以成为藏品。”
中国制造有一种香烟叫药烟
19世纪末,中国生产的烟卷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由此引发的健康问题也从未离开人们的视线。最早的烟标上是没有警句的,但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如今被印在所有烟标的显眼位置。于顺详细介绍:“这个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警句,最开始是被印在烟盒不起眼的位置上,比如侧面;后来印在了烟盒的正面,又被要求加粗加大。”不仅如此,有些烟厂还会印上警示图片。除了文字宣传,各大烟厂也致力于改进烟卷成分,从而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像香烟的焦油含量已经大幅下降,其中,中南海一款香烟焦油含量降低至每支1毫克。
“我国有些烟厂别出心裁地尝试将中药成分添加其中。”于顺说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种药烟,借助我国传统中医的“烟熏疗法”,在烟草中添加中药制成,有平咳祛痰、镇静降压的功效。药烟能够降低烟卷中的有害成分,讲究烟与药的和谐,在保持烟卷原有色、香、味的基础上,发挥中草药的保健治疗功效,提高自身免疫力。据于顺介绍,它是以丹参、牡丹皮、桔梗、大黄、浙贝母为原料,根据每味中草药的不同特性,分别以不同的方法提纯后,按比例与香精香料配制,添加到烟丝中制成卷烟。
藏之悟
兴奋遗憾都是乐趣所在
于顺说,收集烟标不仅是一种业余爱好,更是一项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因为烟标虽然小,却是时代发展的见证。一个珍奇烟标在于顺心目中的价值远远超过香烟本身,每张烟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或兴奋,或遗憾,都是于顺收藏的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