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18年,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就出品过《神州风景》烟画。此后,1926年和1932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又分别出品了一些风景主题烟画,1926年出品的为石印画,1932年出品的为水彩画。相比《神州烟画》的诗情画意,这两套烟画中的风景更具历史感,散发着浓郁的民俗气息。
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于北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在东晋学宫基础上扩建而成,曾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北京天桥并称为全国四大闹市。
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南连乌衣巷,北接桃叶渡。夫子庙东面的明远楼,是明清两代江南科举考试的中心。明远,取“慎终追远,明德归厚”之意。明清之际,贡院规模极大,仅考生号舍就有2400余间。明初文人杨士奇曾撰联 “号列东西,两道文光齐射斗;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反映当时考场的森严。
夫子庙既是一座历史建筑,又是反映南京风土人情、弘扬民族文化的博物馆。庙院被两庑碑廊环抱,墙上镶有三十块由赵朴初、林散之、沈鹏、武中奇等著名书法家撰写的碑刻。大成殿主殿正中悬挂着全国最大的一幅孔子画像,高6.5米、宽3.15米。殿内还有编钟、编磬等乐器,用于古曲、雅乐的演奏。
清初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描写道:“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随着历史发展,秦淮河畔的夫子庙逐渐成为豪门贵族、文人雅士的聚居地,成了大众休闲娱乐的闹市。
夫子庙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一般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早在南朝时期,夫子庙就有元宵灯会。明初以来,南京的元宵灯会活动逐渐享有“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著名的秦淮河“灯船”也随之蜚声天下。20世纪以后,夫子庙灯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推动了南京剪纸、空竹、雕刻、皮影、兽舞、秧歌、踩高跷等民间艺术的发展。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的“夫子庙”烟画。
该烟画由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于1932年出品,系水彩画。
张飞古庙
张飞庙,又称汉桓侯祠,该庙是为纪念三国时期名将张飞而建,张飞死后追谥“桓侯”,因此得名。
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张飞庙,充分利用了三峡地形的高低变化,依山取势,坐岩临江,形成“品”字结构,由多座建筑构成。现存的张飞庙是经过历代整修保留下来的,主要建筑有正殿、旁殿、结义楼、望云轩、助风阁、杜鹃亭和得月亭等7座,汇集了历代建筑的精华。前5座建筑为纪念张飞而建,后两座建筑为纪念唐代诗人杜甫在此客居两年而建。结义楼、书画廊、正殿、助风阁、望云轩、杜鹃亭、听涛亭等古建筑,布局严谨、各有特色,既体现出北方建筑雄奇的气度,又有南方建筑俊秀的韵味,更有园林点染、竹木掩映、曲径通幽的意境。因此,张飞庙享有“巴蜀胜景”的美誉。
张飞庙前的临江石壁上书有“江上风清”四个大字,字体雄劲秀逸。庙内现存有大量的书法珍品。远至汉唐,近至明清,无数名人墨客在这里挥毫抒情、赋诗留联。庙内收藏的碑刻、楹联、匾额、字画等,或纵横磅礴、苍劲挺拔,或温润隽秀、绵里藏针,既有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的手迹,也有岳飞泼墨挥毫写成的《出师表》以及郑板桥清雅的竹、石、兰等。浓浓的书卷气和翰墨香,奠定了张飞庙“文藻胜地”的地位。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的“张飞古庙”烟画。
该烟画由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于1932年出品,系水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