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二年(1639年),上谕严禁吸烟。在那个烟草刚刚传入的年份,说种植烟草与民争地为时尚早,崇祯帝如此严厉的禁烟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据说,其中一个朝廷没有公开的原因,是崇祯认为“吃烟”与“吃燕”谐音,不利于保卫首都。此时,崇祯无时无刻不在担忧北方满清的崛起对燕京的威胁。
但令崇祯皇帝想不到的是,尽管他三令五申严禁吸烟,但仍然无法阻止烟草的蔓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吸烟提神,有利于驱寒避瘟。明初及明中叶,明朝的大量兵力被派往云贵等地驻扎,明后期,则大量调往东北,无论云贵的瘴气,还是东北的苦寒,部队都有赖于烟草来帮助士兵克服水土不服的问题。蓟辽总督洪承畴根据军队实情,请求开禁。小小的烟草竟然成为影响军队战斗力的关键,崇祯皇帝也只有同意。
朝廷开禁后,民间卖烟,题款“熙朝瑞品”,官吏居然不追究大不敬之罪。烟草最终没有帮助明军抵抗住满人的进攻,但它自此却从军队传播至民间,成为在中国流传最广的嗜好。
开门八件事
满清入关,明朝灭亡,到了康熙朝,中国的政治格局开始稳定下来。满族是中国最早接触烟草的民族之一,在满清未入关时,水烟已经在满族贵族中流行起来。入关后,由于朝廷对八旗子弟优待,更是增长了吸烟之风。在北京的鼓楼、大栅栏一带,开始有烟铺出现,专营各种鼻烟、烟丝、烟具,烟瘾也从京城传向全国。而烟草的种植,也从福建蔓延开来,如江浙等人多地少的地区,也开始大面积种植,让官员担忧挤占粮食产量。
此时中国的烟草铺子,出售的是烟丝。烟丝需要从农民手中收购晾晒干的烟叶,然后储藏去杂气,加上酒和香料熏制,然后切丝,成为各家烟草铺子各具风格的烟丝。其中的工艺原理,与今天烟厂的工艺相同,只不过是手工加工。
吸烟丝所需要的工具是水烟筒,这东西来源自阿拉伯,流传到中国后,用白铜制造,外形更加小巧,深得贵族妇女的喜爱。而大老爷们需要出门随身携带不便,就发展成简单的旱烟筒,下面挂一个烟袋。
乾隆朝时著名的才子纪晓岚,因为烟瘾实在大,而每天凌晨上朝的路途又遥远,因此特制了大烟袋,一袋烟够抽一天,因此得一绰号:“纪大烟袋”。
烟草的流行,使得北京已经把“开门七件事”扩充到八件事。大户人家,每家得必备鼻烟壶、水烟筒待客。清朝鼻烟中有一个著名的鼻烟品种叫“十三太保”,一套一共12个小壶围着一个大壶,客人来的时候,一大盘端上来让客人挑选不同的风味品种。鼻烟除了做工精良各具风味,鼻烟壶也用玉雕成,并发展了内画、微雕、珐琅掐丝等工艺,变成了艺术精品,是今天清收藏的一大类藏品。
水烟之中,也有各种烟具的讲究,从材质的追求到表面的浮雕工艺,精益求精,水烟筒里面的水也有各种香味的区别。旱烟筒一般是不能拿来待客的,有的人把旱烟筒制造得特别长,吸烟的时候得由家人或仆人点火,甚至有人负责端烟锅,那是另外一种谱了。由于烟草种植普及,到清中期,吸烟人群也从上流社会逐步扩散到下层大众中去,贩夫走卒之流也开始抽烟。清朝时火柴还没有普及,抽烟人就随身携带纸媒子,一吹就燃。
烟草大面积的种植带来的后果就是用于粮食生产的农田被一步步侵占。而天下土地财物恒数,保障耕地和粮食产量,才能保证天下太平,是中国历朝历代一贯的国家主张。于是禁烟又开始提上日程,康熙下令:“不许种植,不许贩卖,违者与通番同罪。”
但民间的种植热情并不因一纸禁令而停止。在乾隆时期,大臣们又曾多次在朝廷公议禁烟,乾隆都没有明确态度。后来,在晚年的一次奏折批复中,他才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态度:“民间酿酒种烟等事,所在皆有,势难禁止。从前科道中曾有条陈禁止种烟者,以其不达事体交部议处。”
在朝廷的默认态度下,中国的烟叶种植面积迅速增加。至光绪年间,税务大臣估算,民间种植和销售的纸烟烟丝等,每年已经合计50万吨,因此建议朝廷收税。勘议之下,烟丝的税率被规定在了5%左右。至此,烟草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经济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