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六月,王安刚风尘仆仆从家乡南漳小山村回到武汉,在他鼓鼓的帆布包里装满了制作烟斗所需的各种木材。回一趟家乡带点木头已经成为王安刚的一大嗜好,不论去到哪里寻找做烟斗的木料总是他的第一行动要务。
这位2009年退休的同志,做烟斗已超过5年。说到当初的动机,王安刚总结为:动手能力强,强烈热爱雕刻艺术。这两点从烟斗创作过程中都完美地体现了出来。为了方便创作,他把家里的书房用来作为雕刻室和木材堆放室,卫生间则彻底改造成了一个小型机床厂,里头摆放着他从二手市场淘来的旧机床和一些旧工具,稍加改造就转变成了铜烟嘴的打磨钻孔机。
材料和设备都到位后接下来就是创作了,一块上好的木材在开始加工前需要花他几周甚至数月时间来“把玩”,王安刚称这个过程为“读木”,读懂木材的内在和外形后才可进行创作。一件作品从材料选用到构思、设计、雕刻、打磨、上漆是要花很大精力的,纯手工制作,一只烟斗要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王安刚的烟斗外形,依据每块根料的尺寸大小、纹理走向、色泽深浅来构思设计。适当取舍,分寸把握,数年来他制作的烟斗没有重样作品。最后那些黄杨木、花梨木、紫檀木在他的精致雕琢下变成烟斗艺术作品。
王安刚的烟斗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其中不乏想重金购买者。遇见特别喜爱甚至不愿放下的朋友,他也只收取木材的成本费用或免费赠之。因其手工了得,本人又姓王,一时间“烟斗大王”的美誉在朋友间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