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中国,外商与华商的广告大战已打得酣畅淋漓,其激烈程度比之今天毫不逊色。西方的主题与东方文化相互渗透,创造了一个历史时期特殊的广告文化现象。老广告,浓缩了中国近代的世俗风情,呈现着中国现代商业文化的童年。
清光绪十六年(1890),美商老晋隆洋行率先在上海贩卖香烟,并于次年在天津开办卷烟厂,老晋隆的品海牌香烟包装于是成为中国第一枚烟标。随后,希腊商人的正昌烟草公司也将皇冠、僧帽、狮子等形象搬上烟标,先后注册了让中国人喜闻乐见的百余种烟标图案,以期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洋商们不断改变着最初的洋包装,英文汉译的同时,更多选择了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图案与形式来设计烟标和广告,以博得顾客的认同感。
在清末,是英美烟公司将西方当时最流行的广告手段引入了中国,他们在倾销牟利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广告由传统走向近现代化的步伐。
国际烟草托拉斯英美烟公司于1902年在伦敦成立。同年,英美烟公司投资在上海博物院路购地建房作为分支机构,在浦东陆家嘴兴建厂房,运来机器设备,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日夜制造香烟。此后,他们又在天津、汉口、青岛、哈尔滨等地设立了11个卷烟厂或辅助烤烟厂、印刷厂。英美烟公司促销的精彩大戏便是报刊、印刷品、路牌等各类广告,齐头并举,光怪陆离,许多广告画面至今记忆犹新,并成为鲜明的时代记忆。
受洋务运动的影响,清政府数次下令要求各地编练新军。光绪二十九年(1903),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以天津南郊小站为基地进行练兵,这支新式陆军自成系统,装备精良,训练严格,饷械充裕,规模首屈一指。英美烟公司的眼光极其敏锐,迅速将新产品与新军形象进行嫁接,推出“爱国军”牌5支装香烟。烟包上画的中国军人身着新式军装,英姿飒爽,军人身后的来复枪和大清国旗颇具时代感。
面对洋商移花接木的架势,正在天津推行实业新政的袁世凯岂能熟视无睹,于是引进日本设备在小站练兵营建成官督民办的北洋烟草公司,这也是中国人自己兴办的第一家纸烟厂。新品纸烟随即进呈慈禧御用,深受嘉赏,此烟于是定名为“龙球”,并畅销各地,与英美烟草形成了有力的竞争。
为贴近国人的欣赏情趣,英美烟草报纸广告还入乡随俗,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做广告,比如大炮台香烟广告曾移入了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有关内容,画面上林黛玉在床前愁眉不展,贾宝玉送上大炮台香烟,旁边还有一行广告词曰:“大炮台是解闷儿的妙品。”
值得一提的是,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英美烟公司还噱头连连,不断推出抽奖、赠送等销售手段,用尽心机吸引烟民,其奖品琳琅满目,从昂贵的小汽车、手表、金银饰品、铜床,到日常所用的布匹、香皂、毛巾、丝袜、镜子、烟缸等,都曾用来奖赠。明眼人都知道,这无非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广告费和奖品费早已计入成本,商家几乎无损。虽然如此,好奇喜热闹的心理仍驱使相当多的人纷纷购买,以试运气。
五花八门的广告与赠品似乎还不够,英美烟公司还特别利用当年最流行、最耀眼的霓虹灯做广告。1926年上海出现霓虹灯广告这一形式后不久,在西藏路大世界对面就架起一面“红锡包”香烟霓虹灯,此广告的面积堪称当时的上海之最,远远望去,一派辉煌。“红锡包”大字与一盒香烟图案相配,烟盒中的香烟被一支支抽出,犹如魔术一般,最后一支烟还是点燃的,青烟缕缕,很是生动。在其他一些发达城市的夜晚,英美系列品牌香烟的霓虹灯同样彻夜通明,大放异彩。
不仅如此,英美烟公司在上海推广新品“翠鸟牌”香烟时,还别出心裁地让遍布大街小巷的黄包车车夫统一穿上印有“烤”字的马甲,不明就里的路人十分好奇,结果一打听才知道是英美烟公司想出的广告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