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糕饼不属于主食一类,多作早点、点心、小吃、饭后甜食之用。食者甚众,老幼欢迎。
前朝文献中,有关糕饼类食品的记述有很多。其中,有些糕饼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包括形态也与今日无二,像糖糕、麻团、薄脆、春饼、月饼和蜜食等。历史上蒙古人、女真人的融入,又带来了许多新的糕饼类食品,如胡饼、乳酪、饽饽、萨其马、艾窝窝等,使我国的饮食文化更加灿烂辉煌。
历代市井廛间各式各样的糕饼店、糕饼铺、糕饼摊、糕饼挑和糕饼匣子等,给热闹的城镇生活增添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也催生了一支制作、售卖各色糕饼的庞大的从业队伍。这些从业者用他们的智慧和劳动,创造出了诸多名牌老字号,也创制出了许多名牌糕点。如大顺斋的糖火烧、永顺斋的糖饽饽、稻香村的槽子糕、祥德斋的云片糕、桂顺斋的大八件、冠生园的蜜饯、杏花楼的花糕、陶陶居的月饼等,全都名扬四海、妇孺皆知。就是背匣子、挑担子卖糕饼的行街小贩,也都各有各的绝活,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1905年英美烟公司出品的烟画《卖糕饼》中,小贩背着糕饼匣子一出现,立即引来妇人孩童前来购买。
卖糕饼这一行供奉的祖师爷是雷祖。据《封神榜》记载,雷公乃闻太师闻仲。相传制作糕点用的铛、铲、吊炉、蒸炉和焖炉都是闻仲发明的,他因此成了这一行当之无愧的祖师爷。在清、民国时期,每当糕饼行会祭祖活动之后,行会都会请人演出《摘星楼》、《大回朝》之类与闻太师有关的京剧传统剧目,以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