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主研发和创新,中国航天员成功发射了中国空间站第三大舱蒙恬实验舱,并与天河核心舱和田文实验舱组合完成了交会对接。之后蒙恬实验舱换位,第三个舱形成了空间站“T”的基本构型。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壮举,是造福全人类的伟大贡献。
外交部发言人赵表示,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始终立足于自身,始终面向世界。期待中国空间站早日成为全人类的“太空之家”。
空间合作
“建设太空家园”之初,中国航天技术面临技术封锁、关键部件禁运等多重制约,被国际空间站拒之门外。但是,现在中国不会因为自己的成就而骄傲的锁门,“天宫”会对所有联合国成员开放。
事实上,中国已与许多外国航天机构和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与19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46项空间合作协议,并将在“天宫”进行近千项科学实验。目前,来自德国、意大利、瑞士和波兰的17个科学实验项目已入选中国空间站。
正因如此,外国科学家和宇航员开始了对中国语言的研究,因为天宫空间站的操作系统、指令、车间、标签、标志都是汉字。
欧空局的一些宇航员为了登上天宫苦练中文,比如意大利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菲莱蒂(Samantha Christofireletti),她在中文学习方面颇有建树。她在推特上发布一组太空摄影作品时,用中文、意大利文和英文写下了中国古文《兰亭集序》中的一句话:“仰望宇宙的浩瀚,俯视门类的丰富,所以足以娱人,足以信可乐。”
萨曼莎不是特例。这是中国日益强大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越来越有吸引力的表现。
没有美国。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不在与中国合作的17个国家之列。
本着中国开放合作的理念,美国想加入,中国表示欢迎。但2011年美国明令禁止中国与美国的航天合作,至今仍未取消。如果美国加入,那就是九牛一毛,美国放不下脸加入中国空间站。这是第一个。
看到中国的太空形势很好,NASA局长纳尔逊向中国喊话,美国可以考虑与中国进行太空合作,但前提是中国“开放”,“提高其太空计划的透明度”,共享数据。这样的双重标准,这样不屑的态度,很难合群。一般来说,没有共同原因,但没有强迫。这是第二个。
中国制定了多项空间站科研项目标准。上述17个国家的项目符合标准,所以被第一批邀请进入。然而,忙于全球折腾的美国却没能达到我们的标准。这是第三个。
由于国际空间站的使用寿命只有10-15年,目前国际空间站的许多部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不过,美俄重建国际空间站有点困难。为了稳固在航天领域的地位,不仅要修复国际空间站,还要将2024年到2030年的退役期再延长6年。正因如此,它多次“说服”其他国家延长国际空间站的运行时间。
毕竟在太空中有了更好的中国空间站,其他国家只会向中国伸出“橄榄枝”进行合作,而傲慢霸道的美国只会改变在国际航空中的地位,而不会进退。
不过,俄罗斯媒体早前爆料称,国际空间站的太空舱出现气体泄漏,即美国宇航员故意打洞。即使及时修复,国际空间站也已经和美国航母一样待命了。能持续多久?(简单)
延伸阅读:
媒体:中国空间站的历史性时刻引起了一些美国媒体和政客的“习惯性不适”。
[环球时报记者魏凡、邓小慈、陈子帅、、、刘]11月1日4时27分,中国空间站主三舱中的最后一个舱——蒙恬实验舱和天河核心舱成功交会对接。由蒙恬实验舱、田文实验舱和天河核心舱组成的中国空间站第三舱主体结构已经组装完成。然后,蒙恬实验舱将择机进行飞机换位。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形成“T”形基本构型组合,对完成空间站整体建造具有标志性意义。国际媒体普遍认为,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从全面实施阶段进入收尾阶段。1日,各大国际媒体都报道了中国航天的成功。然而,这也引起了一些美国媒体和政客的“习惯性不适”。美联社、美国广播公司(ABC)等媒体甚至声称,中国发展空间站等太空科技是出于军事目的。1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赵表示,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促进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活动,以造福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他说,“让我们共同祝愿中国载人航天继续创造新的辉煌,期待中国空间站早日成为全人类的‘太空之家’。”
“皇冠上的明珠”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蒙恬实验舱发射入轨后,于北京时间11月1日4时27分成功对接天河核心舱前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持续了约13个小时。
香港《文汇报》称,蒙恬实验舱与天河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如“万里太空穿针吻引人注目”。报道称,蒙恬太空舱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将与空间站的另外两个太空舱实现并网管理。中国空间站建设也从全面实施阶段进入收尾阶段。
据法新社报道,中国空间站的最后一个模块蒙恬实验舱周二与核心舱成功对接,这是中国在年底前完成空间站建设的关键一步。报道称,空间站是中国太空计划的“皇冠上的明珠”,中国成功发射蒙恬实验舱并成功对接,这是该国太空雄心的“里程碑时刻”。
“只有在中国空间站三个主舱实现‘T’的基本配置,空间站上的电源、信息、热控系统才能进入最佳工作状态,从而为开展大规模空间应用实验提供保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林·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三舱“T”型基本构型的形成,对空间站的完整建造具有标志性意义。
“中国的空间站即将全面建成,这将成为中国航天崛起的标志。”韩国《东亚日报》1日称,随着空间站主体结构基本完成,中国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发射一艘货运飞船和一艘神舟15号载人飞船。最终测试结束后,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将正式发射。报道称,“天宫”很可能成为未来人类在太空中唯一的空间站。由于结构老化,国际空间站即将停止运行。无论是2024年俄罗斯宣布,还是2030年美国宣称,中国空间站都有可能成为未来唯一在轨载人空间站。
“硬核科技梦工厂”
自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河核心舱发射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9次高密度发射,实现了中国空间站第三舱主体结构的成型。中国航天员也完成了很多空间科学任务,效率和成功率都很惊人。谈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高效率,柏林侯感慨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是中国综合国力强大的直接体现。“没有强大综合国力的支撑,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建成近地轨道空间站的。”
柏林侯表示,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引领性工程,将极大提升中国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作为国家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可以产生许多造福人民的成果。比如空间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医学会有很大发展。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无疑将成为中国的新高地。”
作为未来10年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空间研究实验平台,中国空间站将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实验,堪称一座航行在太空的“硬核技术梦工厂”。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中科院在蒙恬实验舱上配备了8个科学实验柜。这些实验柜将大大提高中国的科技水平,有助于解决中国高科技发展中的一些“瓶颈”问题。以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为例,该装置可支持金属及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等新型特殊材料的熔体生长和凝固科学实验,对解决我国高端装备、大科学工程、高端芯片发展急需的“卡脖子”材料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有很大帮助,为颠覆性材料制备技术和特殊应用背景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坚实基础。
正因为如此,以空间站为代表的中国航天计划点燃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称,当梦想天空实验舱发射时,一大群太空爱好者、业余摄影师和普通人在相邻的海滩上观看了发射过程。人们挥舞着中国国旗,穿着印有“中国”字样的T恤衫。报道援引中国学者的话说:“太空计划是大国的象征。提振了中国人民的信心,点燃了爱国主义的正能量。”
“它始终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我们热烈祝贺蒙恬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为世界航天进步做出的又一重要贡献。”外交部发言人赵1日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始终立足于自身,也一直面向世界。中国与许多航天机构和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实施了各种合作项目。中国空间站是历史上第一次这类项目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开放。目前已有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等17个国家的科学实验项目入选中国空间站。
柏林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空间站正在制定交会对接、有效载荷装载等接入标准,将面向全球发布。未来国外的航天器或者实验有效载荷想和中国空间站合作,只要接口按照我们的标准设计,安全性符合我们的要求,都是有可能的。他说:“中国空间站永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对于中国航天的这一成功,大多数国际媒体表示钦佩和祝贺。但美国一些媒体的报道却表现出嫉妒的态度,甚至抹黑中国发展空间站是企图“太空军事化”。《纽约时报》称,中国已基本完成空间站建设,这是“北京试图在太空超越美国的最新一步”。美联社称,由于“中国空间站与军方的关系”,美国将中国排除在国际空间站之外。报道称,中国日益增强的太空实力引起了美国的警惕。美国上周发布的国防战略称:“解放军正在快速推进并实现太空、网络空间、电子和信息作战的整合能力,以支持其联合作战。”
据雅虎报道!新闻报道,中国太空计划的稳步进展引起了美国政治家的关注。一些人认为美国在这场新的“太空竞赛”中落后了——这让人想起了冷战时期的言论——月球将再次成为竞赛的终点线。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不会允许其他国家在科技领域,尤其是太空领域超越自己,而中国近年来在太空技术研发、应用和国际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就让美国特别“嫉妒”。美国认为这是对其“太空霸权”地位的挑战,因此对中国在太空领域取得的任何进展进行诽谤、歪曲和诋毁性的渲染。
李海东说,太空探索是一项需要各国在科技领域密切合作的事业。只有开放和共享,才能推动人类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太空探索领域,一些国家应该放弃冷战思维,不应该将太空视为新一轮对抗的场所。他们应该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多国家一起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
曾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作的佐治亚理工学院副教授博罗维奇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未来国际空间站退役后,中国的空间站无疑将帮助世界各国。中国空间站的巨大价值在于,它为世界上对和平利用空间感兴趣的国际伙伴提供了一个在空间科学研究方面进行合作的新平台。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壮举,是造福全人类的伟大贡献。
外交部发言人赵表示,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始终立足于自身,始终面向世界。期待中国空间站早日成为全人类的“太空之家”。
空间合作
“建设太空家园”之初,中国航天技术面临技术封锁、关键部件禁运等多重制约,被国际空间站拒之门外。但是,现在中国不会因为自己的成就而骄傲的锁门,“天宫”会对所有联合国成员开放。
事实上,中国已与许多外国航天机构和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与19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46项空间合作协议,并将在“天宫”进行近千项科学实验。目前,来自德国、意大利、瑞士和波兰的17个科学实验项目已入选中国空间站。
正因如此,外国科学家和宇航员开始了对中国语言的研究,因为天宫空间站的操作系统、指令、车间、标签、标志都是汉字。
欧空局的一些宇航员为了登上天宫苦练中文,比如意大利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菲莱蒂(Samantha Christofireletti),她在中文学习方面颇有建树。她在推特上发布一组太空摄影作品时,用中文、意大利文和英文写下了中国古文《兰亭集序》中的一句话:“仰望宇宙的浩瀚,俯视门类的丰富,所以足以娱人,足以信可乐。”
萨曼莎不是特例。这是中国日益强大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和中国越来越有吸引力的表现。
没有美国。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不在与中国合作的17个国家之列。
本着中国开放合作的理念,美国想加入,中国表示欢迎。但2011年美国明令禁止中国与美国的航天合作,至今仍未取消。如果美国加入,那就是九牛一毛,美国放不下脸加入中国空间站。这是第一个。
看到中国的太空形势很好,NASA局长纳尔逊向中国喊话,美国可以考虑与中国进行太空合作,但前提是中国“开放”,“提高其太空计划的透明度”,共享数据。这样的双重标准,这样不屑的态度,很难合群。一般来说,没有共同原因,但没有强迫。这是第二个。
中国制定了多项空间站科研项目标准。上述17个国家的项目符合标准,所以被第一批邀请进入。然而,忙于全球折腾的美国却没能达到我们的标准。这是第三个。
由于国际空间站的使用寿命只有10-15年,目前国际空间站的许多部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不过,美俄重建国际空间站有点困难。为了稳固在航天领域的地位,不仅要修复国际空间站,还要将2024年到2030年的退役期再延长6年。正因如此,它多次“说服”其他国家延长国际空间站的运行时间。
毕竟在太空中有了更好的中国空间站,其他国家只会向中国伸出“橄榄枝”进行合作,而傲慢霸道的美国只会改变在国际航空中的地位,而不会进退。
不过,俄罗斯媒体早前爆料称,国际空间站的太空舱出现气体泄漏,即美国宇航员故意打洞。即使及时修复,国际空间站也已经和美国航母一样待命了。能持续多久?(简单)
延伸阅读:
媒体:中国空间站的历史性时刻引起了一些美国媒体和政客的“习惯性不适”。
[环球时报记者魏凡、邓小慈、陈子帅、、、刘]11月1日4时27分,中国空间站主三舱中的最后一个舱——蒙恬实验舱和天河核心舱成功交会对接。由蒙恬实验舱、田文实验舱和天河核心舱组成的中国空间站第三舱主体结构已经组装完成。然后,蒙恬实验舱将择机进行飞机换位。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形成“T”形基本构型组合,对完成空间站整体建造具有标志性意义。国际媒体普遍认为,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从全面实施阶段进入收尾阶段。1日,各大国际媒体都报道了中国航天的成功。然而,这也引起了一些美国媒体和政客的“习惯性不适”。美联社、美国广播公司(ABC)等媒体甚至声称,中国发展空间站等太空科技是出于军事目的。1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赵表示,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促进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活动,以造福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他说,“让我们共同祝愿中国载人航天继续创造新的辉煌,期待中国空间站早日成为全人类的‘太空之家’。”
“皇冠上的明珠”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蒙恬实验舱发射入轨后,于北京时间11月1日4时27分成功对接天河核心舱前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持续了约13个小时。
香港《文汇报》称,蒙恬实验舱与天河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如“万里太空穿针吻引人注目”。报道称,蒙恬太空舱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将与空间站的另外两个太空舱实现并网管理。中国空间站建设也从全面实施阶段进入收尾阶段。
据法新社报道,中国空间站的最后一个模块蒙恬实验舱周二与核心舱成功对接,这是中国在年底前完成空间站建设的关键一步。报道称,空间站是中国太空计划的“皇冠上的明珠”,中国成功发射蒙恬实验舱并成功对接,这是该国太空雄心的“里程碑时刻”。
“只有在中国空间站三个主舱实现‘T’的基本配置,空间站上的电源、信息、热控系统才能进入最佳工作状态,从而为开展大规模空间应用实验提供保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林·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三舱“T”型基本构型的形成,对空间站的完整建造具有标志性意义。
“中国的空间站即将全面建成,这将成为中国航天崛起的标志。”韩国《东亚日报》1日称,随着空间站主体结构基本完成,中国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发射一艘货运飞船和一艘神舟15号载人飞船。最终测试结束后,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将正式发射。报道称,“天宫”很可能成为未来人类在太空中唯一的空间站。由于结构老化,国际空间站即将停止运行。无论是2024年俄罗斯宣布,还是2030年美国宣称,中国空间站都有可能成为未来唯一在轨载人空间站。
“硬核科技梦工厂”
自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河核心舱发射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9次高密度发射,实现了中国空间站第三舱主体结构的成型。中国航天员也完成了很多空间科学任务,效率和成功率都很惊人。谈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高效率,柏林侯感慨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是中国综合国力强大的直接体现。“没有强大综合国力的支撑,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建成近地轨道空间站的。”
柏林侯表示,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引领性工程,将极大提升中国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作为国家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可以产生许多造福人民的成果。比如空间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医学会有很大发展。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无疑将成为中国的新高地。”
作为未来10年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空间研究实验平台,中国空间站将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实验,堪称一座航行在太空的“硬核技术梦工厂”。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中科院在蒙恬实验舱上配备了8个科学实验柜。这些实验柜将大大提高中国的科技水平,有助于解决中国高科技发展中的一些“瓶颈”问题。以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为例,该装置可支持金属及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等新型特殊材料的熔体生长和凝固科学实验,对解决我国高端装备、大科学工程、高端芯片发展急需的“卡脖子”材料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有很大帮助,为颠覆性材料制备技术和特殊应用背景材料的研发提供了坚实基础。
正因为如此,以空间站为代表的中国航天计划点燃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称,当梦想天空实验舱发射时,一大群太空爱好者、业余摄影师和普通人在相邻的海滩上观看了发射过程。人们挥舞着中国国旗,穿着印有“中国”字样的T恤衫。报道援引中国学者的话说:“太空计划是大国的象征。提振了中国人民的信心,点燃了爱国主义的正能量。”
“它始终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我们热烈祝贺蒙恬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为世界航天进步做出的又一重要贡献。”外交部发言人赵1日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始终立足于自身,也一直面向世界。中国与许多航天机构和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实施了各种合作项目。中国空间站是历史上第一次这类项目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开放。目前已有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等17个国家的科学实验项目入选中国空间站。
柏林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空间站正在制定交会对接、有效载荷装载等接入标准,将面向全球发布。未来国外的航天器或者实验有效载荷想和中国空间站合作,只要接口按照我们的标准设计,安全性符合我们的要求,都是有可能的。他说:“中国空间站永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对于中国航天的这一成功,大多数国际媒体表示钦佩和祝贺。但美国一些媒体的报道却表现出嫉妒的态度,甚至抹黑中国发展空间站是企图“太空军事化”。《纽约时报》称,中国已基本完成空间站建设,这是“北京试图在太空超越美国的最新一步”。美联社称,由于“中国空间站与军方的关系”,美国将中国排除在国际空间站之外。报道称,中国日益增强的太空实力引起了美国的警惕。美国上周发布的国防战略称:“解放军正在快速推进并实现太空、网络空间、电子和信息作战的整合能力,以支持其联合作战。”
据雅虎报道!新闻报道,中国太空计划的稳步进展引起了美国政治家的关注。一些人认为美国在这场新的“太空竞赛”中落后了——这让人想起了冷战时期的言论——月球将再次成为竞赛的终点线。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不会允许其他国家在科技领域,尤其是太空领域超越自己,而中国近年来在太空技术研发、应用和国际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就让美国特别“嫉妒”。美国认为这是对其“太空霸权”地位的挑战,因此对中国在太空领域取得的任何进展进行诽谤、歪曲和诋毁性的渲染。
李海东说,太空探索是一项需要各国在科技领域密切合作的事业。只有开放和共享,才能推动人类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太空探索领域,一些国家应该放弃冷战思维,不应该将太空视为新一轮对抗的场所。他们应该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多国家一起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
曾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作的佐治亚理工学院副教授博罗维奇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未来国际空间站退役后,中国的空间站无疑将帮助世界各国。中国空间站的巨大价值在于,它为世界上对和平利用空间感兴趣的国际伙伴提供了一个在空间科学研究方面进行合作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