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北斗正式开通,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竣工通车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自主建设和运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中国北斗自信开启了优质服务世界、造福人类的新篇章。
团结一致,突出制度优势
北斗系统是党中央决定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它是一个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庞大复杂空间系统。
“北斗是党和国家动员千军万马而发射的。它是由工程全线数十万人团结创造的。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支持,“说到北斗的世界梦,项目总设计师杨长峰感慨万千。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建设航天强国伟大事业的鼓舞下,来自世界各地的建设者满怀激情和梦想,齐聚北斗科研建设第一线。他们在惊天动地的事情上努力工作,愿意将名人埋葬在他们的姓氏之下。无论前卫、国企、民企,在航天重大工程中,他们共同谱写了“全国一盘棋、千军万马”的热篇章。
据统计,项目启动以来,全国共动员400多家单位、30多名科技人员参与研究建设。“两弹一星”中的两位,中科院、中科院院士数十位,陈方云、孙家栋领衔游行。
国内卫星导航定位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约1.4万家,从业人员50多万人,形成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湖北、河南、湖南、四川、陕西、重庆五大产业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每一个重要节点,数以万计的公安人员、安保人员和通信、电力、气象、交通、医疗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坚守岗位,共同构建坚实的安全保障。“神箭”升空时,发射头区和火箭碎片坠落区的数十万人,不分昼夜、冷热,风、雪、大雨,群众自觉服从大局,积极开展疏散工作,扎实的群众基础是Beidou信心十足地走向世界的最大基础和源源不断的源泉。
“我们常说北斗是‘五千万’工程。它动员了成千上万的军队,经历了许多困难,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如果我们想进入千家万户,那将造福千家万户。”杨长风说。追求卓越,走特色之路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志和大国竞争的技术制高点。
在北斗系统开发建设过程中,全线始终坚持“自主、开放、兼容、循序渐进”的原则,立足国情,克服各种困难,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从无到有、从存在到卓越、从主动到被动、从区域到全球的发展道路。以追求卓越的精神,实现“弯道超车”。
首先,中国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三步走”战略。同样,美国、俄罗斯和欧盟也选择了一步到位地建设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然而,我国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我们应该选择循序渐进,先解决问题,满足燃眉之急,这样才能有效地“用好刀刃上的每一块铜板”。“两弹一星”第一任总工程师、北斗系统第一任总工程师孙家栋院士进一步组织研究,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决定先建设试验系统,再建设区域统,最后建设全球系统。
此外,采用了独特的“混合”星座。北斗系统是国际上第一个以静止轨道和倾斜轨道卫星为骨干的混合星座,拥有中圆轨道卫星。北斗系统高级顾问、原项目副总设计师李祖红表示,对于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来说,这种“混合”组合能够以最少的卫星数达到最佳的覆盖效果,这一点已经得到国际公认。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学者的话说,在亚太地区,北斗使用三种轨道卫星,该系统能够有效抵御城市和森林等遮蔽环境造成的信号干扰。
同时,北斗的“一体化”设计体现了独特的“中国智慧”。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只能被动定位,用户只能知道“我在哪里”。另一方面,北斗用户不仅知道“我在哪里”,还告诉别人“我在哪里”和“我在做什么”。项目总设计师杨长峰说:“这种方法非常有用。比如,在突发地震和海难时,北斗短消息通信可以成为其他通信手段失效时,传递救援信息、挽救生命的最后一根保险绳。”此外,北斗三号全球系统还可提供卫星增强、国际搜救、精确单点定位、地面增强等多样化服务,更好地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造福世界人民的独特贡献
北斗,世界一流的北斗。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北斗始终以开放合作的理念拥抱世界,用发展让世界相信“中国愿与各国分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蓬勃发展”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卫星导航领域的国际合作,步伐坚定,成果丰硕。 两国合作深入扎实。《中俄卫星导航合作协议》正式生效,为中俄合作建设监测站提供了组织和法律保障。北斗、格洛纳斯系统信号兼容;中美两国北斗、GPS系统信号兼容互通;中欧频率协调深化。我们将
继续推进多系统兼容共享,让全球用户更好地享受多系统带来的好处。
多边合作成效显著。他在联合国全球导航系统委员会(ICG)等多边平台上积极发言,并成功举办了两次全球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会议。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中国与中亚北斗合作论坛”,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组织拓展合作平台,继续拓展北斗“朋友圈”。
北斗的应用已经登陆海外。国内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数字建设、智能港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成功应用。2018年,首个海外北斗/GNSS中心将在突尼斯建成。
国际标准发展迅速。北斗已成为国际海事组织(IMO)认可的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北斗全球信号标准已完成国际民航组织大部分指标的验证,北斗卫星增强系统相关标准已全面启动;支持北斗全球信号的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已通过评审,即将发布;首个北斗船载接收设备检测国际标准已国际电工委员会批准发布,正在推动北斗新一代升级换代信号标准。
2020年6月,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星座部署完成后,联合国外空司专门发来视频祝贺北斗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肯定北斗正在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赞赏北斗系统为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和参与联合国空间活动国际合作作出的巨大贡献。
边建边用,硕果累累
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开通,属于北斗的“全球时代”已经到来。如今,北斗系统已经应用到各行各业,走进千家万户,像水电一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无处不在,触手可及。
北斗的应用成果丰硕。近年来,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于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业、城管等行业。它已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如电力、金融和通信。综合效益不断显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北斗与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交通运输是北斗应用的主战场之一。截至2019年12月,我国36个中心城市共使用营运车辆650多万辆,邮政、快递车辆4万辆,公交车约8万辆,内河通航设施3200个,海上通航设施2900个。北斗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控系统,目前正在管理铁路运输、内河航运、远洋航运、航空运输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深入推进,提高我国综合交通管理效率和交通运输水平安全等级。近年来,我国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下降了50%左右。
目前,我国已建成集芯片、板卡、终端、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完整北斗产业链,标准化应用于国家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并大规模应用于大众消费领域。近10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增长20%左右,预计2020年将突破4000亿元。
融合发展创造美好生活
北斗作为国家重要的航天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就像电力、无线网络一样,必须通过终端服务实现价值。因此,“万物融合发展、互联互通”一直是北斗应用推广的基本原则。
目前,北斗正在加快进入新的基础设施,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受卫星导航技术启发的精细农业、精准物流、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通过万物互联,“北斗+”让生活更加便捷美好。
据统计,2020年一季度,我国70%以上的智能手机提供了北斗服务;共享单车配备了北斗终端,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牧民坐在家里可以通过北斗项圈放牧牛羊;手表,与北斗系统配套的手镯和学生证更方便,保护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北斗+支付”,一秒钟内可准确排队办理上百份购票申请。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阻断战役中,北斗对人们的贡献显而易见。北京、湖北的北斗植保无人机在该地区广泛用于消毒防疫。无人机单次喷洒面积可达5000平方米,可穿透防疫车无法到达的死角。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几十万个北斗终端进入物流行业。通过北斗精确定位,定位信息一目了然。一些物流企业还通过机器人向一些偏僻的社区提供物资运输和配送。”北斗+”由北斗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结合形成的信息产品,能够准确定位感染者的移动轨迹并向社会公开发布,为大城市防控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尤其是基层社区。
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急需,各有所好。高精度定点定位是基准,快速准确的测量是基础。除夕前夕,工作人员来到火神山医院的工地。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赶来帮忙,确保了大部分放线测量一次完成,为医院的快速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北斗的应用仅限于想象”,面向未来,这句话精辟地勾勒出北斗应用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和广阔前景。
攀登无止境,梦想催人奋进,北斗系统建设者追求卓越的天性永远不会改变。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北斗有着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