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通海县兴蒙乡的蒙古族与北方的蒙古族同宗,是宋末元初从北方迁徙到云南的蒙古族后裔。700多年的繁衍生息和沧桑变化,让通海蒙古族经历了由马背民族到渔民再到耕田农民的巨大转变。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使通海蒙古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等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了既不同于北方草原又区别于相邻民族的独特文化习俗。
由于通海县有晾晒烟、烤烟种植历史,境内烟丝加工作坊众多,工艺纯熟,曾创造了用特制的推刨推烟的工艺。推烟烟丝色黄、味纯、细如发丝,成为地方商品贸易和消费吸食的主要产品。吸烟时一般使用火草绳点火,也有用青香树叶做的香或就近炉火内的柴棍点火的,现在多改用打火机点火。吸烟多是个人解闷消遣,但也有朋友、客人相聚一堂吸食的。茶余饭后、劳作间隙,一个竹烟筒、一袋烟丝,一天的生活就有了寄托。蒙古族吸烟有妇女给男子、主人给客人、晚辈给长辈点烟的习惯。客人进屋,主人要主动装烟倒茶,把竹烟筒里的陈水换去,递上烟丝、火具,自己也点燃水烟,随着“咕噜噜”的水声响起,主客便在一种悠然融洽的氛围中畅叙着亲情和友谊。
“那达慕”大会是兴蒙蒙古族一年一次的盛会,通常在每年12月13日至15日举行。在活动进行中,与烟有关的吸食、买卖活动也在穿插进行。出售烟丝、烟具的商贩,挑选购买竹制、铜制烟具的人们都各有收获。直到今天,每逢集市,通海县城和兴蒙乡的街边依旧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式烟筒和各色烟丝,是人们选购和收藏的怀旧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