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烦恼】系列文集,今日为读者呈上第八篇。两盒香烟是历史悠久,誉满神州、威震华夏烟坛的中华品牌下的大字版本内销和出口硬中。内销版本的零售价格为45元/盒,出口版本的零售价格具体不详。
内销版本的硬中,相信无论是首都北京的最大规模的烟酒商店,还是任何一个乡村的小商店,都有销售。而出口版本的硬中,则属于不常见的品种,一般的烟草商店都看不到它的身影。
当年无字版本的硬中华,整体质量优秀。而随着不断地降焦,综合口感自然会有所改变。不管是图片中的内销版本,还是出品版本,都不会达到当年无字硬中的高水准。而对一般的香烟而言,出口版本又远不及内销版本的好抽。虽然贵为中华,但两种版本一定会有所差别。而差别究竟在哪里,差的多还是少,稍后将会为大家详尽说之。
二款版本的烟盒对比,烟盒正面的包装,完全相同。背面也完全相同。能够唯一区别出二者的身份的,就是左侧翻盖处的设计。图中上面的为内销版本,下面为出口版本。两款的理化指标完全一致。生产条码的后四位不同。上为内销版,下为出口版。烟盒上下两端完全相同。纵观烟盒六面,如若不仔细,定会认为这是款完全相同的硬中。
两款不同版本的硬中的烟支,无论是过滤嘴设计,还是烟纸构造,均相同。
表述下卷纸的闻香。因为出口版本的,开盒时间较内销版的要提前2周。先后对两款的卷纸进行了闻香,内销版本的梅子香气显得浓郁一些;而出口版本的香气则要淡一些。我不知道是因为出口版的开盒时间较早,香气自然散发掉了一些,还是香气原本就要比内销版本的淡些。
同时点燃两款香烟,交替进行品抽,评述。
内销硬中初口的醇香气息较为浓郁一些。这里所说的醇香,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烟丝被点燃,所散发出的焦糊气味。我曾经多次在品吸文章中,着重提出焦糊香这三个字。因为有许多香烟,在点燃时,初口甚至整根燃烧完毕后,根本没有这种香味产生。本人觉得,这种焦糊香的气息,才是品抽烤烟型香烟的精髓之处。否则,无论烟气再如何流畅,满足感再强,也总觉得少了什么,不能算做一次完美的品吸之旅。出口版的初口焦糊香气息,相比内销版,显得有些生硬,似乎是烟丝里面的梅香添加不足,抑或是调香没有恰到好处,过于粗糙,过于敷衍。
继续吸入。在烟气入口并迅速呼出之后,回味口腔之中的感受,出口版的烟气有些生硬,协调性与醇正性相比内销版,差了一些。内销版的烟气更显厚重。其实,二款存在的这种差距,很小很小。如果不仔细地品尝,感悟,觉得都是在抽内销版本的。再次吸入,烟气游走于鼻腔之中。此阶段,二款的烟气对鼻腔的刺激程度相同,均是柔和的抚摸感。呼出烟雾后,鼻孔的回香感相同。
深吸一口内销版硬中,团团烟雾过喉而杀入肺里。烟气一如老版本硬中一样,饱满浓郁。在大量烟雾入肺之时,少量溢出嘴角的烟雾飘扬至鼻孔处,闻到的是沪式香烟特有的清梅香味。其实,这种闻到的气息,不只是在中华香烟上有所体现,就是在同为沪产的个别红双喜香烟上,也能感受得到。入肺的内销烟气适度地冲击着肺壁,轻柔中彰显厚重,使肺部主动地迎接烟雾的到来,完好地配合着。而入肺的出口版烟雾,对肺部的影响力完全与内销版本相同,同样地舒适而协调。口鼻并张地射出烟雾之时,整条呼吸道的舒畅度、唇齿舌的回味度、鼻孔的回香度,二者完全一致。
烟灰的色泽与稳定性,二者亦相同无差别。烟丝燃烧接近过滤嘴处,出口版的烟气也未过度呈现出空洞性,杂气也未明显产生。在这一点上,基本接近于内销版本,。只是在味道上,醇厚性略缺失一些。
这是外在包装十分相似的两盒香烟。烟盒上的差别,前文已经说过,就是出口版本的硬中烟盒上,印有“专供出口”字样。再有就是它们的生产条码后四位数字的差异。而在烟支的设计上,它们完全一致。由表及里,二者也是差距不大。正如本文的标题所言,由表及里,由外到内,似乎在品尝相同类型的香烟,二者的差别实在很小。而在它们的价格上,出口版本的,应该要低于内销版本。
横向比对二款香烟,似是而非,殊途同归。抚今追昔,拨云见日。过往的无字版本硬中的味道,依稀残留。相比于老版本的硬中,大字内销和出口版,下降的是满足感和香气度,缺失的是醇厚度,改变的是燃烧速度。各省香烟都在无奈地改变着它们原有的品性,中华也不能例外。虽然它曾经是中国香烟的老大。即使中华也在降焦,变化,还好,没有迷失过多。昔日无字硬中的精髓,或多或少都能品尝得到。
正如有许多烟友,都想极力找出11mg焦油含量和12mg含量的硬中的差别,显得很困难一样,想要明显区别内销版和出口版硬中究竟有哪些不同,也是件颇费脑力的事情。我是没有具体地区别出二者的不同,如果也有吸过这款出口版本的朋友,烦请告知在下。
再次点燃一根出口版本的硬中,享受着它带给我味蕾的刺激。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