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deviceWidth = parseInt(window.screen.width); if(deviceWidth<640){ var width = 360; }else{ var width = 640; } var deviceScale = deviceWidth/width; console.log('~~dpr:'+window.devicePixelRatio+'/width:'+window.screen.width+'/scale:'+deviceScale); MIP.setData({ myviewport:'width='+width+',initial-scale=' + deviceScale + ', min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max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user-scalable=no' });

中国电子烟企业集体转向国内市场

[ 电子烟 ] 2015-04-15 来源: 烟草在线 作者: 未知
    随着电子烟的逐渐流行,国内的电子烟展会也在今年陆续开始。4月9日-11日,CECMOL首届中国国际电子烟展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国内的120余家电子烟企业参展,包括在国内比较知名的一些电子烟制造企业和品牌,如合元集团、新宜康、思格雷、吉瑞公司、品上电子烟、SMOOR、SMOK、上海绿馨等,以及电池、烟油、发热丝、烟具、烟气检测设备等辅料和配件的供应商,如亿纬锂能、波顿香料、恒信集团、昂纳自动化、斯茹林公司等。
    中国的电子烟产品曾在欧美等国际市场风靡一时,中国电子烟制造企业的销售收入也几乎全部来自出口。但是最近两年,随着国外电子烟企业的崛起以及跨国烟草公司在电子烟领域的收购兼并,同时,欧美等国家对电子烟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国电子烟企业的国外订单不断减少,而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市场似乎正在兴起,于是,电子烟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在本次展会上,许多电子烟企业更是大力宣传并且招募国内的代理商和加盟商。
    在参观展会的观众中,除了业内的经销商和零售商之外,也不乏对这个行业感兴趣并且前来发现商机的个人和组织。据悉,华北、东北的消费群体似乎对电子烟更加感兴趣,在一些北方城市已经有不少电子烟实体店在经营,另外,淘宝、天猫、京东等网上店铺也有众多的电子烟产品在售。
    由于电子烟产品的构造相对简单,因此各种产品大同小异,更多的是在产品外观上的设计区别。在4月9日同期举办的的电子烟新品发布会中,10家企业携新品亮相新品发布会,对产品的性能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其中,劲嘉科技公司推出的一款最新产品可以对传统卷烟进行加热,但并不点燃卷烟,类似于国外的加热不燃烧烟草,是配合传统卷烟使用的一个辅助器具,该公司声称这是中国首款智能健康烟具,这款产品在发布会现场吸引了众多观众,以及部分采购商。
    关于电子烟产品的行业标准,目前各国都没有出台相关的标准。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可能会对电子烟油的生产做出相关规定,如标注电子烟油成分等,这可能会对生产商造成一定影响。相信,一旦美国或欧洲出台行业标准,其他国家也会跟进。而在中国,关于电子烟标准的讨论还只是停留在企业的层面。本次展会同期举办的电子烟标准会议分为烟油和烟具两部分,这是中国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一次尝试。
    在为期一天的电子烟高峰论坛中,来自美国电子烟论坛ECF的总裁Oliver Kershaw作了对电子烟最新趋势的分析,他指出,电子烟是一个高科技的产品,而温度控制逐渐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因为电子烟加热的温度直接影响到电子烟烟气成分的构成,这是影响其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来自法国电子烟协会的会长Arnaud Dumas作了关于欧洲电子烟市场分析(消费者趋势、产品细分、市场客户群分析)的报告;韩国电子烟协会会长Jeong Yeong cheol作了韩国电子烟市场分析;希腊电子烟研究专家Konstantinos Farsalinos作了关于电子烟的安全性能评估所需研究的方面报告;为美国本土与全球的公司提供FDA合规与国际法律、法规咨询的Keller and Heckman公司合伙人Azim Chowdhury,分析了全球以及FDA对电子烟的监管政策。
    4月10日的VPPLAY“新宜康杯”蒸汽大赛吸引了百余名玩家参与,在赛场进行了激烈的比拼,经过四轮的小组赛和淘汰赛,最终决出胜负,送出了总价值26000元的大奖。从现场来看,国内的电子烟民更多的是追求时尚的年轻人,或许这也是中国的电子烟企业开始聚焦中国市场的原因。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