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deviceWidth = parseInt(window.screen.width); if(deviceWidth<640){ var width = 360; }else{ var width = 640; } var deviceScale = deviceWidth/width; console.log('~~dpr:'+window.devicePixelRatio+'/width:'+window.screen.width+'/scale:'+deviceScale); MIP.setData({ myviewport:'width='+width+',initial-scale=' + deviceScale + ', min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maximum-scale = ' + deviceScale + ', user-scalable=no' });

古代温酒器:麒麟温酒器

[ 知识百科 ] 2014-10-14 来源: 佳酿网 作者: 未知

    温酒器,顾名思义是温酒的器具。在古代金银器和瓷器中,有种称为“注子”、“注壶”的,属于专用酒具。可能人们发现饮冷酒易伤身,于是制作一个深而大的碗将注子置于其中,在碗中注入热水,以便给注子内所盛的酒加热并保温,这样,一种配套的温酒专用器具便创造出来了。

    1986年6月的一天,滂沱大雨彻夜不息。第二天早晨,家住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竹桥村的单身汉罗寿兴出门去为自家的牛割草。就在他穿过田间小路时,忽然发现自家梯田的一处边坡垮塌下来,就在此时,罗寿兴猛然看到从泥土中露出了半张脸——那张清幽狰狞的脸着实把罗兴寿吓了一跳。
    他赶快回家告诉了母亲。他们又再次回到发现鬼脸的地方,决定把这个东西挖出来。他们用锄头小心翼翼把那个长着一张怪脸的东西从泥泞的土坡中刨了出来,背回家中。让他们没有料到的是,这个突然从泥土中露出来的器物,今后将经历起伏跌宕的命运之旅并最终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精品,同时也是泸州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就在罗寿兴发现奇怪青铜器的那一年晚些时候,泸州市纳溪区文教局文物股的王兵正在按照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从事文物普查。
    原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王兵:“当时一打开以后,我一看,当时我惊呆了。一看,造型这么优美的一个东西,在我们泸州在我们纳溪是没有出土过的。我把办公室门一关,然后对它进行了初步文物的测量,测量后大概记得是27公分长,26公分高嘛,大概是9公斤。完了以后我初步的对它的概况进行了一些登记。那么它的功能是什么?因为我们泸州是酒城,当时还没叫这个名字,大家喜欢喝酒,我们的酒源远流长,肯定这个东西,我感觉应该是与酒有关的一个器具,然后我根据它的结构特点、一些特征,再查一些历史的文献资料。”
    在经过一系列查证以后,王兵推断,这是一件古代的温酒器。
    这件温酒器设计极其巧妙,腹腔为炉堂,尾部为灶门,两侧圆鼓内盛水,与前胸和臀部连通,水可循环,蒸汽从口腔中喷出,饮酒时炉堂内放木炭,将酒杯盛酒置于圆鼓内,随水温加升而温酒。这件青铜器铸造之精美,在金属冶炼技术上表现的高度成熟性令人叹为观止。但在纳溪区上马镇发现的这件青铜温酒器器型十分罕见,它的造型独特怪异,该如何命名呢?
    原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王兵:“这个命名必须跟它的功能相结合,这个时候我一看,既然它什么都不像,我突然一想,我们的麒麟,它也是什么都不像,好,它既然结合了很多动物的特征,当然它也不是完全和我们传说中的麒麟一模一样,那么说干脆命名为麒麟,这就是一个初步的命名。”
    四川省泸州市文物管理局局长冯健:“我们也认为它的这个价值比较高,被盗了十分可惜,后来我们就履行了一定的手续过后,就把这个麒麟温酒器放到了市博物馆,对它进行代管。当拿到博物馆以后我们对它的形制进行一些研究以后啊,我们感觉这实际是一件特征比较明显的酒文物,它和我们泸州的地方酒文化隐隐的有些契合,我们感觉到,这可能是我们泸州的一种幸运吧。”
    泸州,位于四川省东南部。这里恰好是长江、沱江的两江交汇处,古称“江阳”。凭借两江舟楫之利,历史上的泸州自然形成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
    在这座城市中,酒是避不开的内容。
    位于泸州市区的下营沟街,有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窖池群。1996年11月20日,拥有420余年持续不断发酵史的泸州老窖窖池群位列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酿酒窖池成为国宝,这在中国文物保护史上是第一次。
    而泸州这座城市还有一个非同寻常的别称——叫“酒城”。这和共和国元帅朱德有关。
    1916年,朱德随蔡锷起兵,由云南赴川讨袁,驻节泸州,因屡立战功,晋升为护国军十三旅旅长兼泸州城防司令。在泸州期间,为了团结各方力量,维持社会稳定,朱德主动邀集泸州名人结成“东华诗社”,吟诗作对,唱和往还。
1916年岁末,由于军务在身,朱德不能返回仪陇与家人团聚,除夕之夜,思乡情深,便在灯下写了这样一首诗:
    护国军兴事变迁,
    烽烟交警振阗阗。
    酒城幸保身无恙,
    检点机韬又一年。
    于是,因为朱德的这首诗,泸州第一次在书面上有了“酒城”的别称。
    那么,麒麟温酒器究竟源自什么年代?到底来自哪里?又是什么人?为谁做的?为什么再也没有发现第二件?这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找到答案。直到发现麒麟温酒器的13年以后,一次惊人的意外发现,才为人们找到了一条可能破解谜题的路径。
    1999年4月27日,在泸州营沟头建筑工地,正在挖土的工人们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一些陶瓷碎片随着泥土被翻出了地面。随着土方施工的继续,更多造型奇特的陶瓷器具破土而出。
    四川省世界遗产专委会专家杨辰:“挖出许多碎片,陶器那也是常有的现象,开始没有注意,结果越挖越多,出来的就不仅仅是碎片了,出来的就是那种完整的陶器和瓷器,大部分是上了半釉的这种,就是釉只上了一半的陶器。因为工人知道这肯定就是宝贝了,肯定就是文物了,马上就进行报告。”
    在这次发掘中,出土了大量唐五代时期的陶器酒具,有壶、杯、罐、碗、盘等种类200多件。其中:壶分3种,共53件;杯分3式,共34件。
    经过泸州市文物专家和四川省考古所文物专家考证鉴定,营沟头古窖址是一个隋末及唐初至五代时期主要生产民间陶瓷的窖址。
    以此可以看出,我国唐五代时期酿酒技术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现今称为的白酒或烧酒的出现。
    在营沟头考古发现中,还有两个地方引起了专家的注意:一是出土的酒具普遍容量很小,专家推测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饮用高度酒。在交通落后的古代,这样大规模的酒具窑场必然是和大型酿酒作坊群邻近的,显然,唐宋时期,在营沟头就已经有了大规模的酿酒作坊。但,在如此庞大的窑场里,人们依旧没有发现麒麟温酒器的踪影。那么,麒麟温酒器会不会是晚于唐宋时期才出现的呢?
    四川省泸州市文物管理局局长冯健:“就泸州的这个酒业发展来说,它是有一条脉络的。它们是起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那么这个麒麟温酒器这件器物本身来说有汉代和明代两种说法,我们认为它作为明代的这个器物这是比较妥当的。”
    但迄今为止,在纳溪区的上马镇一带,没有找到任何有关温酒器生产的蛛丝马迹。那么,我们或许应该换一个角度重新考量。
    四川省泸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钟明权:“由于它是一个必经之地,当年这个茶马古道的人流、物流量很大,我们感觉这个麒麟温酒器的出现,恐怕也跟当时的茶马古道有一定的关系。”
    四川省泸州市文物管理局局长冯健:“我们的感觉,它和茶马古道有一个重要的关系,因为茶马古道的川黔线直接指的贵州,而贵州一直出土青铜,它的产量比较丰富。而贵州历史上也是出很多青铜器,而它的青铜器世俗性比较强。所以我们感觉更可能从这个茶马古道的交流,有可能到了这个地方。”
    今天,最能代表泸州酒文化历史的出土文物有两件:一件是汉墓石棺上的深浮雕饮酒图,汉墓上的饮酒图已无需更多的解释;另一件,就是纳溪上马镇出土的麒麟温酒器。但,遗憾的是,麒麟温酒器的身世和经历却依旧迷雾重重。
    我们只能设想,当年,一个身处某地的能工巧匠,在某个温暖寂静的午后,灵光乍现,于是,这件温酒器便悄然问世了。
    这是一件闪耀着我们先辈奇思妙想的灵性器物。并且,在经历了岁月沧桑之后,得以在20世纪的中国泸州重现。
    今天,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弥漫着来自历史深处的幽香。麒麟温酒器也已经成为泸州的城市标志。
    2012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寓意唤醒春龙,万物复苏,也是一年中酿酒开始的好日子。泸州人为表达对上天沃土的敬重和感恩,一直保持着“二月二”祭天敬地、拜先祖的习俗,以至于逐渐演变成这里一年一度的节日。泸州的酿酒人在这座城市中心广场麒麟温酒器脚下举行了国窖1573封藏大典。
    或许我们永远也无法确切知道究竟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制作了这样一件精致的器物。而且,尽管它的发现纯属偶然,但它现身在这里,似乎是命中注定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 香烟价格表(xyjgb.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本站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严格保留版权信息,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的稿件,仅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已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有版权问题(提供相关证明)请通过页面底部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立即处理。